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 好不容易告别了阴沉的4月,进入5月后,粮食市场的走势依然难言乐观。 小麦、玉米以及大豆的表现中,小麦不用说了,跌到没朋友。大豆自收储结束后,也瞬即开始走弱,只剩下玉米还在坚挺。 不过,正如我们之前所说,玉米的这种坚挺也并非是长久之计,当前随着天气逐渐放晴,玉米的涨势已开始缩窄。 但这还并不是最关键的,最关键的是,5月份的玉米市场依旧是命运多舛,并且从趋势上来看,将有3场风波,其对玉米市场后续的影响一个比一个深远,不能掉以轻心。 第一个就是天气风波。 进入5月一开始,天气就十分多变,多地迎来降温降雨,甚至是暴雨、大暴雨。而在天气的影响下,玉米上量再次发生变化,价格也就再次出现了波动。 但这很容易引发市场的误判,误以为五一之后市场供需扭转,开始向利好的一面演变了。 但事实上,并非如此。 玉米的拉涨很大概率是由天气导致的,山东涨价后,东北为了防止粮源外流,也出现了部分提价,还是“老套路”,没什么新意。 所以后续随着天气逐渐放晴,玉米的涨势很可能会戛然而止。 不过,这对于当前的玉米市场来说,影响是短暂的,涨或跌的幅度预计都不会太大。 但第二个风波就使玉米市场压力倍增了。 天气风波过后,玉米接下来要面临的将是替代风波。 替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: 一个是小麦。 以当前小麦市场的行情来看,今年新小麦低开的概率大增,这对于玉米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。 如果新小麦低开,后续回涨的空间也不大,会导致整体麦价重心下移,继续压制玉米的上行空间。 另一方面,随着小麦价格下移,与玉米价差缩小,在饲用领域价值凸显。再加上小麦供应偏强,今年流入饲用的数量将会有所增加,也就意味着将进一步挤占玉米的需求。 另一个则是糙米拍卖。 有消息称糙米拍卖可能推迟到5月下旬,这同样是一个利空的信号。 5月下旬正进入麦收,市场正忙着腾仓收麦,玉米供应可能会走强。而这时再叠加糙米供应,玉米的压力将陡然倍增。 而这个影响对于玉米来说并不是短期的,而是一个持续性的存在。 第三个风波则是玉米的缺口变化。 市场之所以对玉米仍有所期待,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玉米的缺口论。而当前这个缺口仍然是存在的,但是有明显缩小的趋势。 一方面,近日国家发布了一个重要文件,对2022至2023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作了分析与预测,其中提到展望2023年,我国粮食总产能将突破6..9亿吨,其中玉米产量将有望达到2.9亿吨。 而去年,也就是2022年,我国玉米产量为2.77亿吨,两相比较意味着,即使2023年在扩种大豆、调减玉米的基础上,玉米的产量仍有望增长,如果按这一预期比较的话,2023年玉米产量将同比增长4.7%。 而另一方面,进口玉米来源更加多元。 除了美国和乌克兰以外,今年巴西玉米已经陆续到港,以及前不久刚刚到港的南非饲料玉米,都将成为进口玉米的重要来源,都将成为玉米缺口的重要补充。 尤其是随着南半球玉米入华通道的打通,将逐步平衡以往北半球玉米季节性供给变化,使得玉米的季节缺口变得平和。 而这对于玉米市场来说,则是更为深远的影响。 所以,近期来看,5月的玉米难言轻松,并且压力不断。 不过后续随着春播结束,而巴西玉米尚未大量收获,玉米有望在市场的喘息中迎来最后一搏。 感谢阅读!随手点赞,给个支持。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娄烦信息社
2025-05-04
2025-05-03
2025-05-04
2025-05-04
2025-05-04
请发表评论